4月8日上午10點30分,自治區推進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動員大會開始。王莉霞主席主持并簡要通報全區重大項目推進情況。全區12盟市通過視頻連線形式依次匯報之后,石泰峰書記宣布全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與此同時,在自治區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烏海分會場,集團綠色低碳環保可降解塑料循環產業項目(以下簡稱“新項目”)也正式開工。烏海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集團董事局杜江濤主席等300多人參加了開工儀式。
作為自治區重點項目的投資方,君正集團嚴格按照自治區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力求環保與效益并行,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有效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掀起了自治區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的高潮。
此次投資207億元在烏海市烏達工業園區建設年產2X60萬噸BDO及年產2X100萬噸PBAT/PBS/PBT/PTMEG可降解塑料循環產業項目一期工程,并不是我們首次發力綠色低碳環保產業,但卻是在綠色新材料產業的又一次全新嘗試。
很多人對BDO不了解。BDO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材料,也是生產PBAT和PTMEG的直接原料。PBAT是一種生物可降解材料,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對環境幾乎是零污染,是一種理想的塑料替代品。PTMEG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溶劑,是生產高端紡織品——氨綸的基本原料。
新項目采用世界最先進、單線產能最大的BDO生產工藝和技術,依托烏海地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充分發揮烏海地區既有產業優勢,高度耦合“煤焦化”和“乙炔化工”這兩個具有明顯區域性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以達到補鏈、延鏈、強鏈,盤活現有產業的效果,實現低附加值化工原料向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轉化的同時,還創造性地以全新的循環經濟理念規劃了整體產業鏈,通過對尾氣、余熱、中間產品的綜合利用,切實實現了全過程的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對自治區及烏海市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具有示范作用。
當前,白色污染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個國家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稱,全球90億噸塑料垃圾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大多數最終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者流入環境中,嚴重危及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種的生存。中國自2008年6月1日出臺“限塑令”,并于2020年1月19日對“限塑令”進行“禁塑令”的升級,寫進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最新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里。但是,效果并不顯著。
集團依托現有循環經濟產業鏈積累的管理、技術和人才優勢,投身綠色低碳環保可降解塑料循環產業,立志利用全世界一流的技術工藝,大規模提供質量性能優異但成本可控的傳統塑料的綠色環保替代品,正是解決這一世界難題的治本之策。
“綠”上謀轉型,“鏈”上謀發展。一個項目,折射出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光芒。
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海生表示:項目在節能、安全、環保、質量及自動化等方面達到行業清潔生產標準要求,能耗指標均低于國內先進水平。焦化裝置采用國內自主集成的最大、最先進的6.78米搗固焦爐,配套干熄焦余熱利用的環保、節能設施,焦爐尾氣綜合利用技術,實現焦爐尾氣和余熱蒸汽向下游化工產品延伸的綜合利用。乙炔原料裝置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君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81000KVA電石爐及生產工藝。BDO裝置引進英國KTS(原INVISTA ) BDO (1,4-丁二醇)技術,單套年產能30萬噸,為目前全球單線產能最大裝置。PBAT裝置采用國內自主開發的低溫短流程直接酯化法合成,流程短、效率高、節能環保,產品質量優。
該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64億元,利潤總額約35億元,可解決勞動就業4000余人,為烏海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事實上,集團從未停止過在科技創新和科學管理領域探索的步伐,從2003年至今,在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杜江濤的帶領下,立足烏海市自然資源豐富等工業利用價值高的特點,秉承“依托資源而不依靠資源”的發展理念,形成了完整的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業務涉及礦山開采、電力、化工、特色冶煉以及化工物流等領域,并以科技創新和科學管理為支撐,持之以恒地踐行實業報國、建設家鄉的發展理念。截至2020年末,集團資產規模達到33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8億元、凈利潤48億元、納稅16.2億元、解決社會就業5000多人。
在杜總的帶領下,集團始終響應國家關于“降低碳排、綠色環保”的重要舉措,始終堅持資源綜合利用、環保清潔生產,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轉化率,僅2020年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近3億元,實現固(氣)體廢棄物和污水高效回收利用,促進企業、環境和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科研領域的大筆投入,也使得集團憑借眾多的重大科技創新,成為推動中國化工行業現代化的領軍企業。其首家建設的大型密閉電石爐成為國家產業標準;高科技工業機器人在危險環境的廣泛利用及全生產流程的DCS自動化控制系統把企業的安全生產提到新的高度。
綠色能源企業,建設綠色內蒙古
立足烏海,放眼全國,在內蒙古自治區積蓄綠能量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當中,新項目的開工,無疑是一次重磅助攻,是集團始終如一堅持資源綜合利用、環保清潔生產,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率和轉化率,構建和優化循環經濟產業鏈的升級之作,既減少了生產過程中資源、能源的消耗量,同時實現綠色低碳環保,對促進內蒙古企業、環境和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烏海市由傳統的國家焦化產業基地和氯堿化工產業基地,通過創造性的循環經濟理念規劃“兩化高度耦合”協同發展,轉型升級為國家生物降解塑料和高端紡織材料基地的開山之作。